变频器维修培训

变频器维修教学,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5-06-15 浏览量:224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及课堂组织是实施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对课堂教学过程做了设计与实践,希望能对目前中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采用的 “一体化”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停留在学科知识的单一技能以及解题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技术、工艺相距甚远。近几年很多职业学校都进行了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采用了“一体化”、“模块化”、“任务引领型”、“基于工作过程”、 “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这些好的职教模式也正在被积极推广,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中职的课程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采用简单的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毕业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相对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从事专业相应岗位群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性技能,也就是工作过程知识。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另外如课堂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会导致部分学生处于“放羊”状态。从示范校建设起,我们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构建与实施。下面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例,指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变频器维修培训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根据产品(或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设计的一种课程方案。该课程体系的开发按照企业调研——职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学习领域确定——教学项目或教学情境设计的步骤进行,具体的课程开发理论赵志群博士及张治忠、姜大源教授已在很多学校进行过讲解指导,在此不再赘述。
二、《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变频器维修视频教程
《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方向技能课程。主要讲解数控车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指令,操作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将这门课独立的分为两门课程《数控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将工艺和编程不能有效集合在一起,并且先学习理论后到实训室集中实训两周。示范校期间,我们将两门课程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并配有学生工作页,使得学生在编程时,就将加工工艺融入到整个过程中,并把相关过程记录在工作页上,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1、教材的处理
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关键。要在对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项目、制定教学目标、自编讲义、教材。对原教材内容结构进行了优化重组,将教材中先理论后实训的模式改为理论实践充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另外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每次课的课时安排不能少于4课时。教学内容如下: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店级变频器维修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

XML地图

客服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8:30-21:00

15513626767